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华电: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四点困境

2013-08-29 13:21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关键词:页岩气开发水平井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距离2013年1月的第二轮页岩气招标中标结果公布,时间已过大半年,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消息称,和半年前众多企业争夺页岩气蛋糕相比,如今除华电集团公司位于贵州绥阳页岩气区块钻探工程已启动外,其他中标企业不是行动缓慢,就是在观望当中,有的企业甚至试图转让中标区块。页岩气中标区块俨然变成了“硬骨头”,“开钻”起来困难重重。

困难一:“新手上路”经验不足

笔者所说的“新手”是指此次中标企业皆为非油气企业。勘探专家认为,对于页岩气这个新事物,非油气企业在没有积累相当丰富的钻井、压裂经验情况下开采,具有很大的难度。加之部分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储备不足,资金实力不足;部分区块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难度较大;还有个别企业主要精力不放在勘察工作上,甚至寻求以区块融资。因此,进展缓慢在情理之中。

在所有中标的企业中,华电集团率先行动,按照勘探部署方案,积极实施中标区块的勘察工作。先后完成了中标区块二维地震、物探监督和野外地质调查的招标,中标区块分别于今年7月17日和18日顺利开工。目前,华电煤业已启动贵州绥阳页岩气区块钻探工程,其他区块的野外地质调查和二维地震施工正在有序展开。

华电集团的成功领跑,与其早期在各地的布局密不可分。从2010年初起,华电集团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抓政策机遇,支持和参与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工作,与湖南省签订了页岩气开发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成立由华电集团控股的湖南省页岩气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在湖南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与贵州省联合成立黔能页岩气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贵州地区页岩气资源;随即又先后与江西省、四川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页岩气地质勘察及页岩气资源的综合利用。

困难二:核心技术尚未掌握

根据《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2020年,页岩气产量达到600亿-1000亿立方米。《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则指出,到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天然气生产能力年均增长为10.5%,其中常规天然气新增产量仅能满足新增需求的30%左右,非常规天然气将成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增长极。

压力接踵而来,美国德州用了8年时间打了39万口井。中国要落实页岩气发展的规划目标,需要钻探10万口井,并且页岩气开发成本远远高于常规天然气。同时,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页岩气产业而言,要想实现大规模开发,在前期需要依赖外资油企成熟的页岩气开发技术。

在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很多关键技术尚未被掌握,如水平井技术、旋转导向技术、随钻测井技术、模拟软件、分析软件以及监测工具等尚未形成系统性成套技术。特别是水平钻井和多段压裂两项核心技术,和国外公司尚有差距。虽然水平钻井在煤层气领域已经有应用,但应用比例较小,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进行探索。

要想取得大规模开发,首先需要学习掌握国外成熟的页岩气开发技术。为此,华电集团积极与纳伯斯公司、斯伦贝谢公司等美国大型钻探服务公司进行接触,并与纳伯斯公司于2011年7月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在页岩气国际开发、国内技术合作及专业人员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

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华电集团还与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页岩气研究团队签署了合作协议,借助其在页岩气理论研究、资源评价和区块优选等方面的权威优势,联合开展资源调查和区块获取,合作建设实验室,培养技术研发团队,为华电集团页岩气开发利用储备人力资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水平井查看更多>华电查看更多>